
2022年01期
目录
外国文学
“戏”(Theater)与“剧”(Drama)之辨——兼论谢弗及戏剧研究误区 范浩;1-7
前瞻性乌托邦的再现——《奥兰多》乡村空间中的英格兰性 石苗苗;8-17
正面社会能量的流转:论金斯伯格诗歌中的反“麦卡锡主义”书写 邵崇忠;18-30
词中世界——《物质的迷醉》译后记 施雪莹;31-39
从“自恋”到“他恋”——库切小说《耻》中“爱邻人”之衍变 蔡云;40-49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事件性名词谓语句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高航;50-65
浅析朝鲜语语音同化现象——以平安道方言为中心 李锦花;66-74
跨文化视阈下日语的流体隐喻思维及其成因 韩涛;75-87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多元能力发展探究 夏珺;88-102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国家意识研究:框架与方法
赵丹;沈骑;103-118
语言学前沿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礼貌研究态势评析 刘风光;石文瑞;119-133
程度语义中的主观与客观——“(很)+性质形容词”作谓语的语义/语用分析 崔晋;134-151
电商直播中主播身份元话语的使用情况探究 何荷;152-166
翻译与词典
公示语中“残疾人”英译文的礼貌性研究 曹新宇;莫嘉栋;167-181
话语自塑视域下中国译学知识的系统构建与辞典表征——基于模因路径的构想 刘润泽;182-191
雨果浪漫主义形象在其汉译初期的多媒介构建 吴天楚;192-202
书评
世界语言格局中的德语——《德语的世界地位》述评 孙小春;203-209
《日语礼貌探究》述评
季小民;210-217
2022年02期
目录
现实主义研究
主持人语
王守仁;徐蕾;1-2
现实主义与真实
王紫薇;王守仁;3-20
论现实主义的审美维度——从卢卡奇的《叙事抑或描写》一文谈起 刘洋;王守仁;21-32
现实主义的情动维度
陈博;33-42
现实主义论争中布莱希特的历史小说创作 陈民;43-52
科幻小说的“另类现实”思想实验——论《机器如我》中的“1980年代英国” 王一平;53-64
社会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
主持人语
吴亚欣 ;于国栋;65-66
建议行为不同句法选择的社会规范性研究 杨永芳;吴亚欣;67-85
抱怨第三方序列中细节讲述的社会互动意义 于国栋;李珍;86-100
医患互动中患者的迂回答复与医生的对策 林尔嵘;蔡永盛;101-120
会话中平等关系的建构:提议的话轮设计 郝全喜;121-136
机构语境下日语恭维回应中感激标记语语调变体的会话分析 袁园;冉永平;137-149
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体制化在中国的开端: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考辨 解友广;朱刚;150-160
诠释缺失——拜厄特《艺术作品》中的视觉性文本 姚成贺;161-170
语言学研究
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的本科汉俄笔译课程改革探索 张俊翔;171-181
课程思政与基础日语课程建设 李斌;182-189
错误类特称描述语的认知语用阐释——基于有声思维证据 李娟;190-202
发展多元能力:以南京大学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为例 程欣;陈桦;曹宁;203-213
迂回致使动结式:结构、语义及语用的互动视角 吴侠;吴义诚;214-227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
钱钟书“化境”论之“媒”字的当代训释——兼论《林纾的翻译》有关的亮点和盲点 李寄;228-239
日本“国风文化”时代惜秋文学中所见“逆国风化”现象探析 黄一丁;240-253
书评与资讯
《二语加工和习得中的预测》介评 杨雯琴;赵翊圆;254-260
新时代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22年新时代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高层论坛综述
张蔚磊;杨俊豪;徐硕;261-264
2023年01期
目录
网络空间语用身份专栏
主持人语
袁周敏;1
网络空间下英文主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 陈京京;王纯磊;2-13
面向关系管理理论的语用身份构建:以言语行为域为例 钱永红;14-28
新冠疫情下微博新闻标题中女性医护人员的身份建构研究 吴娜;景晓平;29-41
中国癌症病患自我身份建构的质性研究——以社交短视频语料为例 赵越;毛延生;42-5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对”的汉语名物化短语内部结构 李颖异;53-71
There存在构式和There指示构式的构式化分析 李波;杨坤;文旭;72-88
基于依存树库的德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比较研究 刘玲玉;赵雨晴;89-102
突发公共事件对地域文化定型的影响:“武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意义
郑萱;张泽宙;赵雪竹;103-116
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产出直接抱怨语的元语用意识研究 郑群;彭婷;117-13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语院校转型发展研究与启示 周源源;马秋艳;133-145
历史仪式礼貌视阈下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张黎;刘风光;DánielKádár;146-160
儿童文学专栏
主持人语
张生珍;161-162
儿童文学:成长小说的终结者抑或继承者 刘江;张生珍;163-172
童年叙事的觉醒与儿童文学批评的自觉:英语儿童文学批评的发轫 舒伟;173-182
《平安小猪》:后人类视域下的物叙事 崔筱;孙钰萌;183-19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社会批判 姜淑芹;193-202
文学与文化研究
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法语文学:文化诉求与文学贡献 刘成富;刘一戈;203-211
论安妮·埃尔诺《位置》中的“亲子叙述” 田嘉伟;212-22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身份伪装叙事 王欣;221-231
“作为精灵的基因组”?——论鲍尔斯《快乐基因》中的超人类主体 袁杰;232-243
文学、美学、哲学的深层联结:法国汉学家赫美丽对中国古代散文的译介与阐释 唐铎;244-253
汪德迈汉字思想述论:一个跨文化思辨的案例 袁元;254-265
书评
《在线语用学》评介——虚拟空间的语用推理与人际互动 王晓伟;266-272
《语用障碍》评介 程璐璐;展琳琳;田鑫;刘艳芹;273-281
2023年02期
目录
语用学前沿(医患互动话语研究)
主持人语
毛延生;1
在线医疗咨询中的话语结构——以“丁香医生”网站医生回复话语为例 任育新;李绪清;2-17
在线医患闲聊话语情感支持的语用研究 魏爽;18-33
线上诊疗医患情感互动话语分析 张宇;34-46
自媒体语境下癌症病患网络日志话语的创伤研究 王丽丽;47-59
网络问诊中医患会话修正策略研究 王铭瑶;柳良子;袁周敏;60-72
网络问诊话语中医方重述现象的元语用研究 杨昆;73-84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再论“王冕”论元的准入与限制 桑耘;常玲玲;85-110
视觉语法核心思想及其对语言学的启示 叶佳敏;陈桦;111-126
护肤品广告中女性美容实践隐喻构建的批评性分析 郑佳莲;李曙光;127-140
语用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管理研究:回顾及展望
李梦欣;141-154
2000—2020年国际汉语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汪蓝玉;朱玉彬;155-172
MTI学生的翻译实践报告写作调查:问题与对策
朱叶秋;173-183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孔啸;王一多;184-197
外语学习资源在动机行为与全球胜任力间的调节作用:一项基于上海市27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霍炜;王雪梅;198-212
书面语句法复杂度与写作任务复杂度及其评分的关联性研究 滑郁文;李媛;213-229
中国文化类英语教材中“文化自信”的语言表征研究——态度系统视角 仇云龙;王一然;230-241
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外交笔谈:汉字文化圈国家外交话语叙事模式的历史考证与当代价值 杨明星;刘林君;242-256
以逗代步还是以顿代步?——与王东风教授商榷英诗汉译的方法 马婷婷;侯国金;257-269
“中非命运共同体”话语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策略研究——以《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为例
聂新艳;270-285
外国文学
论狄更斯对劳森的创作影响 朱安春;张加生;286-296
近五十年法国儿童文学中女孩形象研究
刘宇宁;刘贻丹;297-307
基于国家理性的规训与暴力——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愤怒》 朴玉;李莹;308-316
“简单化”的灾难:菲利普·罗斯《复仇女神》的悲剧伦理解读 陈丽羽;317-326
书评
中国文学对外翻译的有效路径探索——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研究》
牟宜武;季泽端;327-334
《波兰移民家庭语言政策:聚焦澳大利亚》介评 杨美;季小民;335-341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安全学——《语言安全与语言规划研究》评介 周燕;342-349
2024年01期
目录
汉德语言对比研究
主持人语
1-2
洪堡论古汉语语法
3-14
德语中汉源借词的发音归化研究 15-27
基于建议话语中道义情态助动词研究探讨中德心理咨询师语用身份构建 28-47
汉语母语迁移在儿童二语习得中的历时研究 48-65
多和田叶子多语诗歌中的德汉语码转换探析 66-75
语言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量化转向的新发展:认知语料库语言学 76-90
中国环境形象建构的话语历史分析——基于《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语料库的研究
91-104
现实相关性的句法分析:以汉语双“了”结构和英语完成态为例 105-121
历史仪式礼貌视域下晚清奏折道歉语研究 122-134
终结性句法编码的语言共性、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135-151
微博道歉回应的语用研究 152-165
应用语言学研究
学前儿童否定结构语用发展研究 166-178
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探究 179-191
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研究:现状、范式与趋势 192-210
基于偏误分析的大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研究 211-223
听写、模仿朗读与背诵在较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听说课程中的行动研究 224-237
通用学术词表Academic VocabularyList(AVL)修订述略 238-250
翻译与文化研究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杜甫诗歌典故英译对比研究——以许渊冲与宇文所安为考察中心
251-262
交际术语学视域下法律术语翻译多维评价初探——兼评《民法典》术语英译问题
263-274
从德里达“Déconstruction”一词的汉译看哲学术语的文化迁变 275-286
日本文学中的西域书写:从《敦煌》的创作过程看井上靖的文学史观 287-301
污名化的语言表征及其社会认知阐释 302-313
书评和会议综述
《语用学基要》评介 314-319
译学知识生产的守正创新——《翻译研究基本问题:回顾与反思》述评 320-324
第六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325-329
2024年02期
目录
现实主义研究
主持人语
1-2
哲学的根基与概念的溯源——现实主义“求真”之“悖论性” 3-13
论艾丽丝·默多克的现实观
14-24
《公众形象》的情感劳动与无情的现实主义书写 25-39
后现代实验小说的现实主义纹理:斯帕克《驾驶座》中的现实主义 40-51
斜目而视下的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社会景观——《历史人物》中作为“歪像”的大学校园、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空间
52-64
“愿望”与“义务”的道德——现实主义视角下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中的法理观
65-77
战争记忆与历史书写——论石黑一雄日本二战题材小说 78-88
文与道俱——彼得·阿克罗伊德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89-101
卡斯克小说《转折》中的真实与共识 102-112
“残酷”作为方法:《舒吉·贝恩》的格拉斯哥城市叙事 113-122
“一部全心全意反对暴力的暴力戏剧”:《伊尼什莫尔岛的中尉》的暴力书写 123-134
班维尔《桦林庄园》的具身叙事与新现实主义身体表征 135-145
记忆书写的双重载体——试论安妮·埃尔诺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像 146-155
豪威尔斯是微笑现实主义作家吗?——以《安妮·基尔伯恩》为例 156-167
《苦行记》中的凝视与西部边疆景观的现实主义书写 168-179
历史、记忆与情感结构:朱厄特《深港》中的田园幻象解读 180-192
肖邦地方书写回望 193-204
《我们的国家公园》与镀金时代的树木现实主义 205-215
美国南方女性文学的哥特现实主义 216-226
玻璃瓶中的身体政治:普拉斯《钟形罩》对美国历史现实的折射 227-239
雷蒙德·卡佛的新现实主义写作与尼采式“虚无主义”出路探索的关系之辩 240-250
《背叛》与自由主义的启蒙 251-263
历史记忆与个体责任:论陈以珏戏剧《南京的冬天》 264-275
数字人文视阈下德国移民家庭小说《我从哪里来》中的情感研究 276-290
两个世界间的调停者——达维德·迪奥普及其“世界性”书写 291-303
论中上健次《十九岁的地图》动物化书写的现实主义内涵 304-314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理论“误读”:再论太阳社对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引介与运用
315-327
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开拓——以新时代乡土书写为中心 328-341
从“可能世界”到“实在世界”:科幻小说与现实 342-357
科幻与现实主义文学的距离与张力 358-368
论张纯如非虚构类作品《南京大屠杀》的现实主义文学价值 369-380